愉悅未察獨立生,但此表像無實心,雖如所現似實存,劣者難解此深法。

苦 樂等等,如果我們不觀察,它們似乎很真實,可是如果我們觀察,就能知道苦樂等並非獨立自存,可是卻又不是不存在。這一點並不容易通達,它非常難明白,在中 觀以下的見都無法明白這個意思的核心。如果我們把自己所看見的,和空性化為一體,就能了悟到緣起作用和空性其實不但並不矛盾,反而互相符合、互為一體,這 就達到了殊勝見了。

現今於此入等持,唯只表像何曾有,非有即無何者有,斷言是非何人能?

菩薩境界的行者,能夠見世俗諦和勝義諦,可是他們在住於勝義諦時不同時見世俗諦,而在建立世俗諦的時候卻不同時見勝義諦。要同時住於二諦,唯獨佛陀的境界能達到。

主客自性皆不存,取捨皆離無戲論,本性智力不做作,煥發安住成大士。

在我們修空之時,要把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圓滿融合,所緣境和空性皆無自性,善惡亦並無自性,皆為無分別之空性,以此而達至成就。

如實世俗與勝義,俱修兩種菩提心,無間圓滿二資糧,二義完善得成就。

總 的來說,我們發現我愛執的過患、愛他的功德後,以自他交換的方式修世俗菩提心,並通過修空性而修勝義菩提心,最後便能徹底消滅我愛執,相當於把它拔了根。 在此以後,我們不會再產生新的惡業,而舊的業報,或許還會有少許殘留下來的必須承受,然而在此階段這已經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了。最後,我們圓滿了福德、智 慧這二資糧,就能證得佛陀的色身和法身。

 

上一頁

返回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