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心華--菩提道次第論《道之三主要》釋義正宗分開示正見開示 現在已完成講述〈道之三主要〉中正宗分之前兩點,三個主題只剩下空性的
正見部份未談,現在馬上開始講授。這一部份亦分爲三支來開示,即正見之重要
性、如何修正見及生起了正見之準則。'正見'在這裏是指空性之正見及證悟。
論中以下的四句開示正見之重要性: 不具通達實際慧 雖修出離善菩提
這以上的四句,開示了我們必須修證正見的原因,亦即開示正見之重要性。 這四句的意思是:'如果你未證悟空性之智慧,即使已證得出離出及菩提心,你 仍未能斷除生死輪回之根。故此,你必須精進于修持緣起性空之法義!'換言 之,雖然出離心及菩提心之證悟十分殊勝,但單靠它們並不足以令行者成佛或解 脫。一個未證空的人,仍然會往於六道苦海中,亦仍然會不斷積造新的業因。這 樣的人,可以冀望再得人臼及得遇正法,但卻未能完全斷離六道之苦。現今有不 少人迷於神通之事,妄想修成大神通。即使你成就了最奇妙的神通變化,到頭來 亦不能脫苦得樂,在死時亦幫不到自己!我們即使不修神通,在人死後之中陰階 段,亦自然會擁有神通變化之能力,例如可以穿牆過壁;但在離開中陰而進入下 一次轉生時,我們又會失去這些神通能力,又再不由自主地繼續生死、繼續造不 善業及繼續有種種煩惱。由此可見,神通對我們之究竟生死大事是毫無用處的, 只有空性之正見方能有助於我們脫苦或成佛。 如果你已證達空性,就可以自主生死,于死亡時不經中陰而自主未來生之去 處。這樣的行者,即使不離開六道,其轉生亦乃自己之選擇,非因煩惱及業力而 迫使於某處投入。一旦對空性有了初步及表面之體驗時,行者就入于大乘五道中 之加行道的第三境界,從此就能自主,已不復會不自主地因業力牽力墮於三惡道 中。我們常常以'喇嘛'一詞專稱法師,其慧境至少要達到這種境界。 我們被縛於六道輪回之中,歸根究底的枷鎖是'我執'。如果沒有能斷'我 執'之空性慧,絕不可能得到解脫自在之果。對大乘行者來說,成佛必須成就佛 之色身與法身。色身乃依積集功德資糧而成;法身則依靠智慧之圓滿而證得,所 以空性慧對欲成佛境者亦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如果不修空性慧,單具出離心與 菩提心而欲解脫或成佛,只會論爲空談,並沒有掌握實際能令得脫或令得佛境之 方法。 如果未有空性之證悟,小乘行者頂多只能修至小乘五道之加行道,大乘行者 頂多只能修至大乘加行道,不可能再前進至小乘所求之解脫或大乘行者希求之佛 境,因爲單靠出離心或菩提心不足以斷除輪回之根。空性之證悟就似是一把慧 劍,把輪回之根--'我執'連根斷除。大家若自以爲今生中不可能證空,亦不 要氣餒,仍應該盡力量去禪參空性,並天天發願於下一生能得人身、得遇明師及 正法,並能於下一生中證悟正見。我們現在得了人身,又遇上了空性、菩提心及 出離心等教法,這是十分殊勝之機遇,可說是已抓上了成佛之路的尾端。如果我 們在今生中不能成就,對生死自主之能力,又沒有祈願力的話,在下一生就可能 墮入三惡道中,萬劫不能再遇正法,又或可能生於不利於修持之家庭中,從此退 心,今生所得就等白白浪費了。故此,我們應多發願于來生至少生於利於修持之 地,得遇明師正法,得以繼續走在今生已走了一段的成佛之道,直至達到目的地 爲止。衲的恩師常常對年青的僧人以譬喻說:'我們已花了很多心血及適逢衆多 因緣,才爬上"半山"。現在我們必須一鼓作氣地"搶峰",即使不成功的話, 至少也要用盡辦法逗留在現在高度,否則一旦掉下至"山腳",一切心血及機遇 就浪費了,一切又要重頭再來,成功的機會就更渺茫了!'。 在上述偈文中的最後一句'應勤通達緣起法',著論者宗喀巴祖師採用了
'緣起法'這個字眼,而不說'應勤通達空性法',這是有特殊意義的。在千千
萬萬的智者中,能通達佛說之了義--緣起性空之中觀應成派正見--之大師之
不多。在這一句中,宗喀巴大師教示我們必須精進于達證由龍樹等大師倡揚之最
勝空性見--中觀應成派之見,而非其他不究竟的空性見,例如誤以'空'是指
'一切並不存在'之邪見等。
以下之四句,爲正見之定義: 見世出世一切法 從因生果皆不虛
我們在輪回之中無奈地受生受死,歸根究底的原因是源於無明的'執我',亦即對'我'這個概念之誤解。只要成就了實現見'我'之真正的客觀存在方式 之真智慧,便是直接地對治了缺智慧之'無明',所以便能解脫自在了。 有關萬事萬物的真正在方式,我們依兩個範圍去禪參,即參悟'我'及'法' 的空性。在這裏,'法'是指一切現象,包括以眼能視、以耳能聽、以鼻能嗅、 以舌能味、以身能感觸及心內之感受等。要成就正見之證悟,便是參透'我'的 真正存在方式及任何其他事物與現象之真正存在方式。 我們先談'我'之存在方式。在一般的理解中,'我'是一個十分實在個體, 有著自己的自性,十分獨立地存在。所以,在一般的見解中及我們日常的一貫概 念中,這個'我'是有自性的。要參'我'之空性,首先必須確立這個'我'是 甚麽,這是禪參空性最難之處。我們必須先爲爲這個'我'作出定義,才能進而 禪參它的本質及存在方式。 在平常用心去觀察時,這個'我'仿似藏了起來。但如果有人向你說:'你 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賤人!',在你的心中馬上會生出強烈的慣怒,你馬上會想: '你怎麽可以這樣侮辱"我"!'這個'我'馬上就出現了。或者你在夢中見到 自己要掉下懸崖了,你馬上心念:'糟了!"我"快要掉下去了!',這個'我' 又馬上顯現出來了。這個'我'的概念及實質,正是我們要參思的物件。在平時, 它是藏頭露尾的;但在你激動時,'我'便馬上呈現,即使在睡夢中,這個'我' 仍常隨著你的心。 在你生氣時、快樂時、憂傷時及激動的時候,你必須馬上觀察這個'我', 因爲這個'我'之概念在這些時候是最實在而強烈的。在這時候,這個'我'是 實實在在地存在的一個獨立個體,它的存在及其獨立之自性是十分實在的。 在認定了我們將研究的物件後,亦即認定在心中的'我'之實在概念後,我 們進一步分析其存在方式的一切可能性。我們在心中思考:'如果這個"我"是 實有的話,它是以甚麽方式存在的呢?'在經過不斷地分析及以邏輯篩證後,我 們會發現兩個可能性:如果'我'的確存在,它一就是存在於身體及思想之中, 一就是存在於肉體及思想以外。除此兩種可能性外,'我'別無可能以第三種方 式而存在。有關這一點,我們必須仔細地分析,至心中完全確定以上所說爲止。 在確立了上述假設後,我們要嘗試找出這個'我'到底在哪里。大家必須在 心中禪參:'這個"我"是身體嗎?如困是的話,它在哪一部份呢?在頭裏?在胸裏?在手裏?',我們不斷深入分析後,會發現在身體的任何一部份中,都找 不著這個'我'。身體的每一部份都不是'我',哪它會不會是身體所有部份的 總和呢?這也是不能成立的。我們舉一個例子:假設這裏有幾頭動物,而你要找 出'一群羊',如果全部動物都只是牛而非羊時,它們的總和亦不可能是'一群 羊'。這也就是說,如果在這動物中沒有一頭是羊,整群動物之組合不可能是 '一群羊'。由此可推論,一個由'不是"我"'的部份而組成的東西,亦不可 能是'我'。大家在身體各部份中既找不到'我',由這所有部份組成的總和亦 斷然不可能是'我'。所以,'我'既不存在於身體的某部份中,'我'亦非身 體之整體組合。 哪'我'會不會是存在於心念之中呢?這亦是不成立的。思想及知覺分爲眼 識、耳識、鼻識等許多部份。如果'我'就是思想知覺,就等於說有許多個'我' 在了,這是一個不能成立的理論。另者,我們若在心中抽絲剝繭地篩證,亦會發 現即使在各種思想知覺中並不能尋得一個實在而具體的'我'。既然'我'非肉 體,'我'又非在思想知覺之中身心的總和也就不可能是'我'了,因爲把兩個 '不是"我"'的元素加起來不可能變成一個'我'。 對以上的內容,大家必須在自己心中辯論,經過恒久的分析,才能達至正確 的理解及結論。依以上所說的次第,我們便能否定'我'即爲肉體及思想之可能 性,只剩下'"我"存在於肉體及思想以外'的第二可能性了。現在我們來分析 這第二種可能性之成立與否: 如果'我'存在於肉體及思想之外,爲其麽我們會感到:'"我"很餓。' 呢?如果這個'我'並不是肉體及思想,在他人批評你:'你長得真醜!'時, 你爲甚麽會發怒呢?由此可見,'我'亦不可能離開肉體及思想而獨立地存在, 所以第二個可能性亦不能成立。 剛在已經講了,如果'我'是真正具體地獨立存在的話,它只是有以兩種可 能方式而存在,而這兩種可能性都是不能成立的。大家不可只限於聽一聽這裏所 說的開示,必須自己好好地在禪思中對上述內容逐一分析,才能達至結論。在恒 久的尋找及分析後,我們會斷論這個仿似具體地存在的'我',其實是找不到 的。在這時候,我們就初步明白到'我'是並無自性的。這種結論並不易達到。 如果透過辯論,我們比較容易達到這個結論。 '我'雖然無自性,卻並非不存在。佛法在說'我空'的時候,是指'我' 並無自性,並非如我們一貫的想法地獨立而具體地存在,但卻並不是指'我'不 存在,這一點絕對不能不弄清楚,否則就會落入誤以爲一切皆無之斷見。'空', 是萬事萬物並無自性,而並不是它們不存在!在修持的路上,如果誤入了以爲一 切皆不存在的斷見中,是一種後果嚴重的歧途,大家要切記小心。 既然'我'並無自性,但卻又非不存在,它的真正存在方式是怎樣的呢?它 只不過是緣起及安名二者而已。'我'並非一個有自性的實體,它只是各種因緣 及四大之組合,再加上我們心中投射的一個名字,除此之外別無所有。衲現在舉 一個例子:大家稱呼衲爲'方丈',這個'方丈'似乎十分具體地存在,大家見 到衲時會說:'方丈來了!',在衲生病時,大家會說:'方丈病了!',可見 這個'方丈'肯定是存在的。在衲未成爲'方丈'前,衲的肉體仍然一樣,沒多 沒少,但卻不是'方丈'。在升座後,衲成爲了'方丈',在升座前,衲並非 '方丈',但在升之前後,衲仍是同一個肉體。在升座前,寺院沒有'方丈', 衲亦非'方丈',在儀式前,雖然衲仍然是同一個人,但卻不是'方丈'。在升 座後,'方丈'突然就出現了。由此可見,'方丈'的存在並無一個獨立的體 性,它只不過是經過立名的過程才得以出現。然而,'方丈'並不只是立名。但 即使有立名的過程,但沒有可依安立的基礎--衲的這身體,'方丈'仍然不可以 出現。故此,'方丈'之存在,是依附於一個由因緣組成之基礎,再加以立名, 才得以出現及存在。沒有堪以立名的基礎,便不可能有'方丈';沒有立名的過 程,即使衲有一位方丈應有的資格,'方丈'仍然 可能出現。在既有基礎,又 經過立名之過程後,'方丈'便存在了,大家會視衲爲'方丈',衲亦自視爲 '方丈',這個'方丈'才會顯得是具體地存在的人物。'我'絕非不存在,但 其存在方式並非具體而獨立,它的存在方式只不過是緣起組合及立名而已。在緣 起及立名以外,'我'並不可能獨立地存在。只有在具備此二種條件時,'我' 才顯現爲有。故此,這個'我'是並無自性,唯依緣起及立名而顯現的。 以上所講的,是依'我'而作之講述。有關萬事萬物(注:即'法')之真正 存在方式,大家亦可依同樣的方式辯證,先確定要研究的對像,第二步是分析其 存在方式之一切可能性,第三是破除其自性與各種存在方式爲相等之假設,最後 破除其自性乃與各種存在方式爲相異之假設,這四徊步驟辯證法稱爲'四扼要觀 察',在〈菩提次第廣論〉中有十分詳細的解釋教授。 我們現在以國會大樓爲研究對像,去參思心的空性。這座國會大樓,在大家 的心中是十分實在的,有著其自性及鮮明的身份。但如果它不被用作國會辦公 室,而用爲商業大廈用途,'國會大樓'就不存在了。所以,這個'國會大樓' 並無自性,只依附能堪立名之緣起基礎--一座房子--及立名之過程而存在,否則 就不能顯現。這就是'國會大樓'之無自性的特徵了。'國會大樓'並非不存 在,它的確有一座房子,而且能發揮'國會大樓'的應有功能;但它亦非獨立自 存的,而是依附緣起名而得以存在的。 修持空性見的人,必須禪參以上所說的法義,至生起'空'的覺受時,便以 '止'把心念停留於這種體驗中,如此地止觀雙運,漸次把心識與空性體驗契 合,漸次登入大乘五道至無學道,便成就了無上佛境。如果是小乘的行者,則以 出離心、持戒、禪定力等基礎,止觀雙運的方法修證空性正見,漸次登入小乘五 道,最終達至解脫自在之境地。這便是偈中尾句'彼入佛陀所喜道'的意思了。 在日常生活中,禪參者要常常於心中想:'這萬事萬物,乃至我自己,無非
緣起而已,並無真的自性!',視一切爲虛幻而無自性,這樣做有利於脫離我執
及對事物與現像之執著。衲半生中,經歷過不少苦難及變幻,但只要略參萬事萬
物及自我之空性,這一切苦難便能看透放下,心便不會被這些苦難所影向了。我
們並無能力改變眼前的困境,但卻可以選擇怎樣去面對它們!
現相緣起不虛妄 性空不執二瞭解
這三偈是有關正見之準則 緣起是'我'及'法'之現相,它們的本質是無自性的。此二者是一體的兩 面,並非兩碼子事。一切事物,並非不存在,卻是無自性的,只是存在於立名及 緣起之上。 如果只能見到事物或現象之緣起一面,或只見到它們的性空之一面,並未能 體悟到二者乃相輔相承之一體兩面的話,就未能說是達到了正見。有些人說'一 切皆無',這是一種斷見。如果一切都不存在,因果、業力及三寶也不存在了, 哪爲何要修持呢?也有人說禪思空性就是'甚麽都不想,如此便會見空成佛。'。 如果這是對的話,石頭老早就成佛了!這也是一種大邪見。所以,修空性正見亦 必需一定的根器及依循正確的路向,否則很易走入邪途,就此斷送了慧命。視因 果、業力及三寶等爲不存在,正是一種邪見,後果十分可怕! 到了能直接體驗空性,同時見到'我'及'法'之一體兩面--現相爲緣起, 本質並無自性--的時候,便不會再視現相緣起及本質性空爲對立的兩回事,這時 便圓滿達到了龍樹祖師及宗喀巴祖師所提倡弘揚的中觀應成派成見了,亦即通達 了佛陀之究竟了義教法,亦即〈般若心經〉所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教 法。要到達這種證悟,絕不可能只靠理解空性而成,必須止觀雙運而契入其中妙 義,於體驗中直接證空方能修成。 在中觀應成派以外的派別中,只能以觀察現相緣起而破除'一切皆無'之斷 見,及以觀察空性而破除'一切實有'之常見。在中觀應成派中,卻見現相視爲 緣起而無自性而破除常見,又以性空爲'無自性'而非'究竟無'而除斷見,這 是此派之殊勝不共見解。這種殊勝見解,可以防止其他宗派中名爲破除二邊見而 實際上卻落入二邊見之陷阱,令行者得見在無自性之基礎上,因果等規律之運作 不昧,二者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互印證的。 我們透過修悟空性,便能體悟到一切事物及自己的真正存在方式,所以便能 斷去我執及法執,以空性智去除無明,最終達至解脫或佛境。 現在衲已先後完成了對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之釋義,這三者雖然必須分開 來解釋,但在修持時必須三者配合而修,例如修出離心時亦以大乘之精神去修 持,修證空性時亦配合以出離心及菩提心。 |
上一页 | 下一页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