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法洋》-- 《菩提道次第廣論》釋義開示

 

造論者之權威性

前面說過,《廣論》之內容源自釋迦牟尼佛,其模式出自阿底峽祖師的《菩提道燈論》 ,而《廣論》的本身則由宗喀巴祖師所著。故此,凡說此論,應在說造論者的權威性部份時,把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底峽祖師及宗喀巴祖師的生平詳說,甚至最好是把由本師釋迦牟尼佛至衲的師父之間所有祖師的生平傳記都說一遍。今天我們沒時間,只好依《廣論》內容而只挑阿底峽祖師的生平作一略述,聊作填充。阿底峽祖師及其它歷代祖師的傳記,大家應詳讀,以生起大信心(注:阿底峽祖師之傳記漢文版,見法尊法師所著《阿底峽尊者傳》)。在講說阿底峽的生平時,我們一般依三方面來講述,首先是介紹祖師的出生,然後說他修學的成就與經過,最後說他在學成後為佛教所作之貢獻;其中第二方面我們又分兩點來講述,一為他在知見方面的成就,次為他在證悟方面的成就;有關祖師的貢獻,我們也分兩部份來講述,一為祖師于印度為佛教所作之貢獻,二為他在藏地為佛法所作貢獻。

以上所說的這種分支歸類稱為“科判”。整部論是由許多章題及其內容組成的,而科判是它的骨幹,這是十分重要的。學《廣論》的人,應努力熟悉其科判,才能對整個成佛之道的次序先後及各部法理相互關係弄清。講授《廣論》或其他佛法的導師,更應熟背科判,才不會漏說或說法顛倒次序。順帶一提,道次第的“八大引導”之科判十分類似,但實則有細微分別,不容混亂。

現在我們開始說祖師生平,首先說他的出生。

 

祖師殊勝之出生

祖師在西元982年生於印度東部現今稱為“孟加拉”(Bengali)的一個國度,他的父親是善勝王(Kalyanashri),其母為吉祥光(Prabhavati Shrimati)。祖師生為三位太子中的次子,其兄為蓮華藏太子(Kamalgarbha),其弟為吉祥藏太子(Shrigarbha)。祖師之俗家名為“月藏”(Chandragarbha);“阿底峽”之名,乃後來入藏後藏王所奉之號。在祖師出生之前後,有許多神奇稀有的靈應。

 

祖師修學之成就與經過

說這部份時,我們可以依兩方面來講祖師之功德和成就,一是依他的學而說,另一是依他的修而說。

 

祖師學習之經過

在祖師年甫歲半時,其母后帶他朝禮寺院。這是祖師第一次出巡,全城市的人民都夾道迎接,年幼的祖師便問其母后:“這些是什麼人呀?”母后告知其為國民,當時才一歲半大的祖師竟發願:“願這些人與我一樣地富足幸福,願我能引領他們入於佛法!”我們一輩凡夫。學佛這麼多年了,還不外乎是在祈願自己發財、出名、長壽及幸運等等,幾曾真心為他人的福樂而發過願呢?祖師當時才一歲半,已經發這樣的一種利他之願,把當時的國民都嚇呆了。從這點上,我們便可看出祖師並非凡夫。

祖師在三歲時,便通文學及詩詞。在六歲時,他對大小二乘佛法已有一定理解。對我們凡夫來說,這好象是在說神話故事般,這只是因為我們是凡夫,所以想像不來聖人的非凡智慧。

在廿一歲時,祖師已能通達文學、工巧及醫學等,同時亦開始尋師學法,捨棄了太子的地位,正式離家修持。到廿九歲時,祖師依印度聞名的那蘭陀佛教大學長老菩提賢(Bodhibhadra)受具足戒出家,其比丘名為吉祥燃燈智(Dipamkara Shrijnana)。隨後,祖師先後依止大智鵑(Vidyakokila),小智鵑(Avadhutipa)、戒護長老(Shilarakshita)等許多法師學習顯密佛法,並在一稱為“黑山”(Krishnagiri)的地方居住了許多年。後來,祖師雖已學問淵博,卻仍未滿足於現狀,欲求最高的菩提心教法。在當時,印尼是一個佛教興盛的地方,當時全教公認的“菩提心之王”金洲大師(Suvarnadvipi)便正住在該地。為了求最勝的菩提心法,阿底峽祖師便出海前往現今印尼稱為“蘇門答臘”(Sumatra)的地方。這種海上長途旅程,在古代是十分兇險的事。當時阿底峽早已是名振一方的高僧了,但為了求法,他仍然不畏艱險地出航,歷經十三個月之海險才到達印尼。在印尼,祖師共住上了十二年,盡得金洲大師之教法,然後便回到印度。

阿底峽祖師的一生中,總共依止過一百五十七位上師參學,但他從未令任何一位上師生惱,而是以完美的敬師態度恭敬侍奉各師的。在這百多位大師座前,祖師學得廣行、深觀二派一切教法,對顯、密、大、小乘之三藏正法無不通曉,尤其戒學方面,大師不單對自己所屬之大眾部戒學通達,還對十八部派所有戒學之諸細微分別也都通達無誤。

 

祖師的修持成就

祖師不單在學問方面廣博多聞,在修持方面亦是我們完美的模範。

不論是對別解脫戒、菩薩戒或密戒,祖師從不違犯。即使對最細微的支戒,祖師仍護持嚴謹,如同我們保護自己眼珠般。連最小的支戒,如常持三衣一缽及錫杖等,祖師甯捨命亦不肯略有違犯或開許。故此,祖師當年被公認為大持律長老。

在定學及慧學上,祖師亦得證共與不共諸種成就,這些在祖師傳記有詳述,在此就不一一細說了。

本師釋迦牟尼原為太子,後來卻毅然捨棄王位出家。阿底峽祖師也是一位太子,同樣也舍王位出家。這樣的大師,對最細微之禁戒亦不願開許,我們當發心效法。

 

祖師為佛教所作貢獻

這一章題,可分為兩個時期來講述,一為祖師在印度時的貢獻,二為他在入藏地後對正教之貢獻。

 

祖師在印度為佛教所作貢獻

祖師由印尼回到印度後,曾住在佛陀成道之處——菩提伽耶(注:Bodhgaya,即今之印度中部比哈省)——的大覺寺(Mahabodhi),又曾三次把前來挑戰佛教的外道師辯倒,令他們皈依正法,維護了正法之地位。此後,印度一王把超戒寺奉獻予祖師,迎他為寺主。

 

祖師在西藏為佛教所作貢獻

在阿底峽入西藏弘法之際,藏地的佛法處於極為衰敗的狀態。這種狀態,除現今外,在西藏出現過三次,第一次是不信佛法的郎達瑪王滅法,第二次是阿底峽入藏前夕,第三次是宗喀巴弘法前的年代。在阿底峽入藏前之時期,西藏有許多“密法行者”,他們輕視戒律,動輒便說比丘為小乘根器、持律者為低等行者,又說只有他們這些“不拘外相”的“密法大師”才是大根器。由於這種情況,當時密法與戒律幾乎是水火不容的兩極,不少人以密法為藉口,縱情飲酒作樂,所修的亦只是被污染了的密法傳承,還有許多冒名的“密法大師”從印度入藏,以弘法為名,實則為求賺錢及求名。祖師在西藏重弘清淨戒風,肅清了當時之不良風氣及種種邪見與假密法等。他總共在西藏住了十七年,最後示寂於西藏,再沒有回印度。祖師在藏地的弘法經過,衲就不細說了,總之,如果沒有阿底峽祖師入藏,藏傳佛教老早就已滅亡了。在祖師之弘揚下,佛教再度在西藏大為弘揚,令當時成為西藏佛教史上之其中一個黃金時期。大家日後若有機會去西藏朝聖,應該往離拉薩機場不遠的度母寺(Drolma Lhakhang)參拜。此寺為阿底峽祖師當年經常講經之處,至今尚保存著他當年說法所坐之法座及當年由他隨身由印度帶入西藏的度母像與皿缽。此寺在近代的動盪時期,因印度孟加拉政府一再強烈要求,得以免於浩劫,至今尚保存得很好。寺中本來供奉了阿底峽的骨灰,但後來由印度孟加拉政府請回祖師之生地建塔供奉。寺前的兩座小塔,其中一座內供有祖師之袈裟。

 

度母寺中由阿底峽大師親自加持的阿底峽像

度母寺主殿

 

阿底峽在西藏時,著成了一批論著,其中最大貢獻的莫過於他的《菩提道燈論》了。這部論,亦即後來之宗喀巴祖師之《廣論》及其它道次第大師論著的雛型。在佛教上,如果以好名、求利及慢心造論,即使所著之論文字優美及內容言之有物,往往亦未必能對讀者有利。現今之不少所謂“佛教學者”,以慢心作論,若是為了充作畢業論著或對佛教初學者作少許導引,則還說得過去,但若要與古代論師之著作相比,則未免太天真了。現今許多具上師名者,亦有一些著作,這也是為了權宜作為初學者之入門導引而已,不可與古代論師之著作相提並論。真正的著論,必須具備三種條件:

(1)    造論者通達五明;

(2)    造論者具有源自本師釋迦牟尼、未曾受污染或中斷的清淨無誤傳承;

(3)    造論者得到本尊許可著論。

此三前提中,具一或二者亦可作論,但阿底峽祖師卻三者具備,且是以純正的悲心寫著,毫不沾染世俗之名利心。

阿底峽祖師于圓寂後,其法業由其弟子繼承,這一派系稱為“噶登派”。在其眾多弟子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仲頓巴祖師。我們格律派,亦稱“新噶登派”,即阿底峽祖師教法之後世繼承者。

西藏的佛教,主要分三大弘揚期,始弘期乃由印度蓮華生及靜命二祖入藏傳法而始, 中間是阿底峽祖師,把一度衰敗了的正法重弘起來,後來則是宗喀巴祖師復興正法。今天西藏佛教仍有正法,實乃拜這幾位祖師之大恩德所賜。

 

以上為略述菩提道次第祖師之殊勝功德。有關阿底峽祖師之完整生平及宗喀巴等歷代菩提道次第祖師之生平,見於各大傳記中,在此無法一一細述了。

許多人在研學《廣論》等論著時,都不太著重細讀造論者之功德部份。其實,我們必須細讀這些部份,才會明白所學之論的可靠性。

 

上一頁

返回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