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悲泪--乘龙白财尊水供仪轨及导修

  • 结行开示

在仪轨念诵早段时曾观想出白珍巴拉主尊及四空行母(「三昧耶尊」,亦称作「誓尊」),然后召请「智慧尊」融入;现在到修法结尾时,我们观想「智慧尊」融入所供置之白珍巴拉像中,或若未置此像者则观「智慧尊」返回原地十方诸佛之处,而剩下来之「三昧耶尊」则融入自己心间;再以右手拇指及无名指沾所供之净水,向四方弹洒少许(见图),并又沾少许置于自己舌上受取;然后诵百字明三次,念的仍是前面所述之莲华部百字明,同时响钹一声一声地慢敲;诵毕再念以下仪轨中没列出的补缺偈文:

修法不精不得法圆满 禅定不坚供养欠清净
修持所犯种种之过失 祈愿众尊慈悲施礼谅

这偈文在修诵不同仪轨中常重复见到,作用是填补修法上种种未能圆满如法之过失。

最后取起小像抹干,小碟的水朝自己方向倒出于大盘中(见图),盘中的水又倒于其它皿器中存好;小碟及大盘都要马上抹干净放好,不可延误。一般来说,在修法除障时我们会把供品向外方倒去;而修法祈求有所进益时则应向内、向己方倒;在修财尊法时,主旨是祈求增益,所以小碟中的水必须注意要向内倾倒,以生吉祥的缘起。倒出存好的水可以直接饮用、或煮沸冲茶、又或用作煮饭用途,总之必须自己与家人享用,不可倒去或给其它人饮用。

最后要作如法的回向。我们修持中所生之功德,若不马上回向的话,就很容易会失去,譬如我们修法后,因为日常琐事而生出瞋心,即使只是一刹那的一个小小瞋念,也会把如山的大功德弹指间烧光,但是如果功德已经回向的话,则不论如何也不会消失,只会愈积愈多。除非我们已完全息灭了瞋心,否则一旦作了任何小小的善行或佛法上之修持,都宜实时回向,才不会失去修持的功德。修法或其它善行就似我们辛劳地去工作,在一天工作后得到的工资若不马上存进银行户口的话,很易丢失去或被人劫去,一旦存妥了就十分安全,磆还会生长利息。所谓「回向」,即是指修法中所生之功德,我们在心中指明要用在什么目的上;我们应该在心中回向令众生能消除贫苦、衣食丰足;再要回向以令成为于来生不堕三恶道,而得往生净土的因。有些人很精进地修持,但忽视了修持前之发心,也忽视了修法后之回向,所以他们之修持并不能圆满地生起最大的效用。修持前之发心是指确定自己将作之善行或修持是为了什么目的;我们是大乘佛子,修持的目的是要成就无上佛境,去救度有情众生,这一点要在修持前在内心确立生起;修持后之回向等于是指定修持所生之功德应作何种用途,我们可以发愿令这功德成为成佛之因、或往生净土之因、或愿恩师长住世间、或愿正法弘扬不息等等,总之这些不同种类之回向最终目的都是要去利益众生。有些人知道回向之效用,却只回向予一己之世间福报,不明白世间福报纸是极为短暂之利益,不值得去执恋。我们回向时,不论作什么回向都应以众生之利益为前提,因为众生数目无量,功德也就变得无量;我们也是众生之一份子,自然也会受惠。这功德不会因为分予无量众生而变少,反而会变得无量之多;反之,若只回向予自己或自己亲友能得益的话,因为心量狭小,功德也不会太大。所以说:有些人在佛前上一支香,配合好的发心与回向则已能生如海功德;有些人广作供养,却因不知或不擅回向而得不到什么利益。另外有些人生起了误解,以为修持要做到无所求才是好,他们之见解是错误的,修持的正确目的是为了积聚功德与智慧,因为要成佛就需要圆满的功德与智慧,否则如何救度众生呢?

这个法门十分深妙,大家请好好的去修。此法门由我之具恩师父--知真仁宝哲传授予我,现已依传承如是开示完毕,大家必须具信心及清净发心地去修才有用处。若果没有内心上的修持,而单懂得依样画葫芦地去倒一倒水、比几个手印的话,只是像一种腕力运动,在佛法上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