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心華--菩提道次第論《道之三主要》釋義

  從今天開始一連數晚,衲將會應求而依〈道之三主要〉作釋義開示。一般來 說,說法者應該具備一定的證量與德量,在戒學、定學及慧學方面都應有一定的 資格。衲完全並無以上所述的資量,所以完全沒有說法的資格,但衲的恩師及曆 代傳承祖卻是如佛陀一般的,他們的開示是清淨無誤的甘露,所以衲就盡力把恩 師及傳承祖師的開示爲大家重復說一遍。衲雖然才疏學淺,但先師的法語卻是完 全正確的,衲的開示純爲復述先師的教誨,並不是個人有甚麽學識值得去登座演 說。

  在正式說法前,說者及聽者應分別在心中發起清淨的說法或聽法動機。說法 者必須是爲令聽者得益的心態去講說,而不是爲了名氣或弟子的供養;聞法者必 須想著看是爲求成佛而來學習成佛之道,不應是爲了趁熱鬧或好奇心而來聞法; 如果上述雙方都能有正確的發心,這幾座開示才有意義,雙方才能真正得到利益。

  〈道之三主要〉在傳統上,是極爲珍貴的教法及論著,因爲它是十五世紀的 一代宗師--宗喀巴祖師--所親著的。這部短短幾頁的論著,已經涵攝了整個 成佛之道的心要在內,亦即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三者。

  這部短論分爲七個部份;在序分內包括了禮贊、著者之發願及策勵聽聞三部 份;在正宗分內分爲離心、菩提心及正見這三個章題;結束分是策勵聞者在學後 精進修持。此外,在全論結尾有一段跋文。

序分開示

  在傳統上,佛法論著都是以禮贊句作爲起首的,〈道之三主要〉亦當然不例 外。在禮贊句隨後的二偈,分別是著者之發願及策勵聽聞,這八句加上起首的禮 贊句,屬於本論之序分部份。

禮贊

  〈道之三主要〉全文之首句爲禮贊句,即:敬禮諸至尊上師在造論之首先作 禮贊,目的是爲了去除著論之障礙及爲求能圓滿著成。宗喀巴大師在著造這部論 時,以'諸至尊上師'爲他禮贊的對像,這裏所說的'諸至尊上師',泛指廣行 派及深觀派之歷代傳承祖師,但亦暗隱地特別指文殊師利大士,因爲文殊乃宗喀 巴大師能真實親見的本尊,雙方就如世間師徒一般的關係。

  '至尊上師'之藏文爲Jetsun Lama。Lama 這個字梵文Guru的藏譯,La的意 思是'上',Ma的意思是'沒有';故此,Lama 就是'無上'之意。甚麽人才 堪稱爲'無上'、堪稱爲Lama 呢?只要完全捨棄自利之心,真正發起誓爲其他 衆生福樂的人才堪稱'無上',所以只有真正證悟了菩提心的人才堪稱爲Lama。 在現今,很多人把西藏的僧人全稱爲Lama,此已非此字之原意了。在定義上,只 有已證菩提心者方能堪稱Lama。

  整個名詞Jetsun Lama也可以以菩提道次第的三士道來釋義:Je是指對世間 俗樂沒有執戀的人,亦即修持下士道的人;Tsun是指不再執戀輪回福報而追求解 脫的人,這是與中士道呼應的;Lama是證悟了菩提心的人,呼應上士道的修持; 整個名詞表明了堪稱'至尊上師'者必須具足三士道的證悟。故此,這裏表明了 一位合格師長應具備之資格。

  '敬禮諸至尊上師'這一句,以禮贊的形式出現在論者,意義是表明本論源 自歷代祖師及佛陀,亦表明了論中所開示之三個主題--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 --之證悟必須依靠如法地依止明師方能獲得。〈道之三主要〉中的禮贊句,其 實是呼應〈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有關依止師長的全部教法,例如如何尋找明師、 明師應具之師資、如何依止師長及依止師長之益處等等。

  在世俗學問上,我們尚須擇明師而依止而學,何況成佛大業呢?在歷史上, 單單靠自己看書而成佛者從未有過,在未來也絕對不會有。本師釋迦牟尼如來, 在示現成佛前之過往世中,亦曾遍禮明師,甚至犧牲身命爲求一偈開示。在現 在,一切爲求成就佛境的菩薩亦如法地依師而學。在未來,我們若欲成佛或只是 得到解脫,甚至只是要得到較低的成就,也一樣要依止明師而學。當來下生的彌 勒菩薩,頭頂上有座小小的佛塔,這塔表義釋迦牟尼,菩薩頂佩比塔正是表義他 的師承源自釋迦牟尼及表義敬師之道。因爲一切成就乃依師而生出,如果沒有師 長,我們連佛的名字也許也不能聽到,所以修持者必須尋找合格的師長而依止。

  最理想的合格師長,是具備經續所述之所有資格的師長。爲甚麽我們要依止 具有所有師資的明師呢?衲以一個例子解說:如果你要往某個地方,最理想的響 導莫過於一位元熟知全程的人。其他的響導若只熟知整條途徑的某一段,當然對你 也會有很大幫助,但就肯定比不上一位元知全程的響導了。修持的人正在步上成佛 之道,亦即'菩提道',所以最理想的莫過於依止一位能夠教授大、小二乘及 顯、密全道的明師了。依戒律方面說,戒學的師長必須具十五種德性。〈現觀莊 嚴論〉所述,授共通大乘教法者須具'明師十德'。依續部教法來說,授灌頂及 密法者必須具有另外十種金剛上師之師資。故此,一位能夠如法教授整個顯密二 乘及大小二乘道路的師長,就必須完全具備以上共三十五種資格。在現今末法時 期,要尋得這樣的明師,恐怕是不容易的了!如果我們歸納佛陀所開示的法,不 外乎是三藏佛法,而三藏之中心即戒、定、慧這三種學處。所以,如果並未能尋 得具足完美師資的師長,我們至少也要依止一位對上述三學處有多少證量的師 長。正如在學習世俗學問上,我們要小心決擇老師,在成佛之大事上,我們更加 需要審慎地觀察一位元長輩,必須在完全肯定他具備了我們所要求及經續上所述的 師資後,我們才去依止。

  一旦在決定依止後,便要視師爲佛了。在〈金剛手灌頂經〉中說:'應見師 德行,非挑師過失;見師德行者,能得諸成就;挑師過失者,悉地不能成。'此 乃佛所親說。

  在尋得明師後,我們必須如法地依止,同時亦應思惟依師之益處及不依之過 患等。有關這些教法,大家可以參閱〈菩提道次第廣論〉及〈掌中解脫論〉等鉅 著,衲在此就不多說了(注:讀者亦可參閱祈竹仁寶哲著作〈心生歡喜〉、〈悉 地本源〉及〈甘露法洋〉等)。

  在大部份情況下,著論者一般都以本尊等作爲禮贊的對像。但在〈道之三主 要〉中,宗喀巴大師以上師爲禮贊對像,這是欲明顯地提醒讀者,出離心、菩提 心及正見乃至一切佛法成就必須依賴如法地伭止明師才能生起。把對上師之禮贊 放在論首,是表明依止明師乃入修持成佛之道的第一步。

著者之發願

  文中的第一偈(四句)爲宗喀巴大師造論之誓願:

  佛陀至言心要義 是諸菩薩所贊道
  欲求解脫之大路 我今隨力而宣說

  '佛陀至言心要義'是指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三者,亦即論中的主題及成 佛之道上的三個主要章目。本師釋迦如來有八萬四千法門。他是賢劫的弟四佛, 在釋迦示現以前已曾有三位佛陀在人間世界開示佛法,他們亦各有八萬四千法 門。這些佛陀所開示的法門雖然如此之多,但其心要不外乎出離心、菩提心及正 見三者,所以此三者之開示正是諸佛一切開示之精華心髓,尤如從如洋之多的牛 奶中所提煉出的酥油一般。

  因爲三士道心要--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乃諸佛所教之精華心要,而且是 以無誤及正確次第地排列出來的,令欲成佛的人可以輕易地通達佛授法要,故此 這種教法乃'諸菩薩所贊道'。

  修持的人,必須謹慎地決擇所走的修行道路。如果在一開始走入歧途,最終 絕不可能成就佛境或解脫境界,只徒然浪費了自己的一生。在世俗上,我們若欲 到訪某村,尚須先行確定面前之路是否方向正確,否則只會白走一趟。在修持 上,若走錯了路,則後果更加堪虞!我們不可以爲所有修持都能引至佛境。世界 上有很多很多稱爲'修持'的信仰及宗教,有些人甚至認爲殺生祭神是成就的方 法,這些正是欲證佛境的人要避免的歧途。這些方法,只會導引我們到達三惡 道,斷不可能帶我們至佛境。即使被稱爲'佛法'的衆多法門中,有一些也不見 得見完全清淨的無誤之道。總之,凡是並不引至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者,就不 會成佛之道。上述三者,是諸佛之心要教授,故此是'欲求解脫'者及欲求成佛 者的'大路'。

  最後一句'我今隨力而宣說'有兩種傳承釋義。'我'是著論者宗喀巴大師 之自稱。'隨力而宣說'是指:'我當盡自己有限的所能地講解'或'我儘管嘗 試講解一下'之意,此乃宗喀巴大師自謙之詞。另一種傳承釋義是:'隨力而宣 說'乃指大師盡力以最簡略的篇幅,把整個成佛之道教授圓滿的意思。

  如果把全偈視爲一體地釋義,這四句是說:'諸佛所教的法門之心要精華, 是所有菩薩所稱讚及欲求能解脫者的唯一道路,讓我嘗試來講說一下吧!'。此 及著論者立誓發願著造此論的誓句。

  如果把以上四句分開地釋義,則其中亦分別表義了道之三要:究竟出離心乃 一切佛法之最基本心要,所以第一句'佛陀至言心要義'是指出離心;菩提心爲 成佛之基及大乘佛子所必須生起的中心證悟,所以'是諸菩薩所贊道';因爲成 佛或解脫都必須證空,所以空性正見乃'郤求解脫之大路'。

策勵聽聞

  于三有樂不貪著 爲暇滿義而精進
  志依佛陀所喜道 具法緣者淨意聽

  以上這四句爲宗喀巴大師鼓勵讀者學習的語句。它的意思是:'如果你對輪 回中的凡俗福樂並不執戀,願意善用這個充滿十八種有暇及圓滿的身命而精進地 走上令佛陀歡喜的道路,你便是有法緣的人,請你好好地聽著我的解說!'

  '具法緣音'泛指符合上述條件的人,在狹義上卻指雅弘竹巴祖師,因爲此 論本來正是宗喀巴應他的請求而爲他著造的。雅弘竹巴祖師是川北嘉絨地區的 人,後赴拉薩等地區依隨宗喀巴大師學法,成爲了大師之'早期四弟子'之一。 在後來,雅弘竹巴回到了他的家鄉,發願於川北廣弘宗喀巴大師之教法,並建立 了多間寺院,其中最大及最後的一座爲衲所隸屬的大藏寺。〈道之三主要〉是宗 喀巴大師特別爲這位心子所著造的論著。

  爲甚麽宗喀巴大師鼓勵'于三有樂不貪著'的人學習呢?因爲修行的人必須 離棄對世俗欲樂之執戀。不論發心是欲求解脫或欲達佛果,如果未對輪回福樂厭 離,是不可能達到目標的。'三有樂'是指輪回三界六道內的福樂,這些福樂的 本質只是痛苦,並不是恒久的真正福樂。

  垃圾桶附近有許多蒼蠅。它們是爲何而來的呢?它們是被垃圾的氣味吸引而 來的。對你我來說,垃圾的臭味是令人掩鼻的,但蒼蠅卻視之天下美味,寧可冒 險也要來享用這些發出臭氣的垃圾,它們的一生就是這樣地渡過的。在佛的眼 中,我們何嘗不是如此。世間上的欲樂,只不過是短暫的福報,並無實質可言, 但我們卻對它窮追不捨,乃至心中生起極爲肮髒的意念及造出極肮髒的事。由這 個角度去看,我們或許此蒼蠅更糟!蒼蠅所追求的只有一種執著,而且只以一種 方法追求;我們卻有無窮盡的執戀,更用五花百門的方法爲達目的。

  貪欲有多個種類,但可被歸納爲五根對五境之執貪,它們正是令衆生被縛於 生死苦海中的五條枷鎖。我們的眼根對外在的'色'生起樂、苦及不樂不苦的感 受,以致欲看美麗的景物及厭惡醜陋的東西。我們喜聽美妙的說話及聲音,例如 各種音樂等,正如印度的蛇被弄蛇者的笛聲催眠一樣。我們亦執戀他人的讚美及 厭惡他人的批評。事實上,你是美是醜,並不由一句話而決定,但我們卻會因爲 他人說 一句:'你今天真美!'而樂上整天,這其實是十分無聊的。對鼻、舌 及身之嗅覺、味覺及觸覺,我們一樣有執愛及厭離的反應,例如喜聞香氣、欲得 美食及想穿柔軟華衣等。爲著這些欲求及爲了避免遇上所不欲的境物,我們便作 種種不善業,所以就周而復始地受生受死,不斷地體驗著所造惡業之果報。

  '對三有樂不貪著'是適合聽聞〈道之三主要〉的'具法緣者'之首個條 件,也就是說欲證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的人,先要放下對世俗福樂的貪欲。

  '爲暇滿義而精進'是指要令寶貴的人身轉生過得有意義。爲何說人身是寶 貴的呢?因爲在六道輪回中,是極難得到人間的轉生的,必須是在過往積聚清淨 的佈施及持戒功德才能得獲。我們現在的人道轉生,乃過往世不斷努力地佈施及 持戒之結果,絕對不易得來,要再得到多一次亦是不容易的。要得到具足十八種 有利於修行的'暇滿'則更加難了,所以我們必須善用這個黃金機會,要想再得 到多一次這些條件是幾乎不可能的了。'暇滿'是八種'有暇'及十種'圓滿' 的意思。

  八種'有暇'是指:

  (一)不生地獄中;
  (二)不生餓鬼道中;
  (三)不生畜牲道中;
  (四)不生天界中;
  (五)不生於邊地;
  (六)不生爲愚癡;
  (七)不具邪見;及
  (八)佛已示現。

  十種'圓滿'爲:
  (一)生爲人道;
  (二)諸根具足;
  (三)生於有佛法之地方;
  (四)並木曾造五無間罪;
  (五)具恒信念;
  (六)佛己出世;
  (七)佛己說法;
  (八)法仍住世;
  (九)仍有修持佛法者於世上;及
  (十)有修持之各種順緣。

  以上這十八種條件,是最有利於修持佛境的,但要碰上它們卻不容易。我們 在六道苦海中,因著煩惱及業力而由一惡道轉至另一惡道,雙眼尤如被無明所 蓋,只偶爾一次因過往業力而遇上人身。佛法是視衆生之因緣而在不同世界偶爾 示現的,要碰上亦絕不輕易,必須有很大的因緣。要生爲人身,又恰巧碰上生於 有佛法之地區而得聞正法,又再具有一切修持的其他有利條件,是千載一遇之機 會。佛經上有一個譬喻:在無邊巨大的海洋上有一個小小的金環,它隨浪飄蕩不 定。海底有一隻盲眼海龜,它每一百年才浮上水面一次。如果這烏龜浮上來時, 恰巧把頭穿過了金環,這可能性有多大呢?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同時得遇人 身、得聞佛法而又有諸修持條件,其希有性與這只盲龜恰巧碰到金環差不多。在 這譬喻中,海洋表義六道生死,盲眼表義我們的無明,一百年一次浮上水面表義 我們偶遇人身之希有,金環表義於各世界隨衆生因緣而偶爾才出現於世的佛法。 所以,我們要知道現在我們的處境是過往辛苦經營而得的,不易再遇上,所以必 須好好珍惜此'暇滿'人身,令其有意義及爲我們帶來益處,否則只是白白浪費 了這個難求再遇的良機。

  這個暇滿人生有何用處呢?它可以爲我們帶來任何世間與出世間之成就。如 果你要成佛,以這個人身修持可以得成;如果你要解脫生死,也可以利用人身修 持得成;如果你只想不墮三惡道,也可以依賴這個人身修得。最有意義者莫過於 善用人身而修達佛境;次者,利用人身作解脫之修持亦是善用人身之定義;最低 限度上,我們起碼要在這寶貴而短暫的一生中作多少修持,令死亡時不生悔,也 令未來生能得一些起碼的利益。如果連第三點也做不來,我們的'有暇'及'圓 滿'可說是白白浪費了,就如入寶山而空手回一般。這樣的機會,不知要等多少 萬劫才可以再次遇上了。'爲暇滿義而精進',是說善用此難得的人身及各種條 件而精進於上述三種方面之一,例如用人生作成佛之修持等。如果得到了人身及 和種'有暇'及'圓滿',卻只把一生花在世俗的生活上,只是浪費了'暇滿' 之意義。

  '佛陀所喜道'是指一切佛法之道路,狹義一點說的話,即指一切佛法之心 要--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爲甚麽這些是'佛陀所喜'的呢?因爲諸佛乃依同 一道路而達至佛果,諸菩薩依同一道路而正步向同一果境,而所有剛步上及將步 上這同一條道路的衆生,最終亦必定去到同一個目的地--佛境。此外,依卡登派 耳傳開示說,衆生的心念恒常被貪、嗔、癡所充斥,其身、語、意所作皆爲不善 業,所以絕大部份時間是不令佛陀等欣慰的,但在衆生偶爾作少許善業時,即使 只少至在半分鐘內生起了丁點的慈悲心,也令諸佛歡喜安慰。有很多人即使9修 持,卻偏執佛法之一小部份,例如只修禪定或只修密咒等。如果有衆生對整個成 佛之道次第生信而奉行的話,是令諸佛生喜的,因爲這才是正確的成佛之道路。 偏執一部份法門而忽略整個道路的話,是不可能成佛的,所以亦不會令諸佛生 喜。必須是致力於整個成佛之道次第,亦即致力於生起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 才能成佛,才能令諸佛生喜。

  '淨意聽'這三個字說明學法者必須具備的態度,這些亦即〈菩提道次第廣 論〉中所述的'三器'及'六想'。這三個字呼應〈廣論〉中的'如何聽聞佛 法'部份。

  '三器'是指學法者必須專心地聞學佛法、在意念中記著開示而不忘失及以 正確的聽法態度聞學。'六想'是指要想自己是病者、佛法如妙藥、說法者爲醫 師、奉行所聞開示爲服藥、說法者如同如來及願佛法能久住弘揚。這些是爲令聞 法能生起真正益處的態度。'淨意聽'這三個字正是開示學法的人,尤指欲學習 〈道之三主要〉乃至整個成之道次第的人,在學習時必須具備的正確態度。

  全偈的四句是說:'如果你願放下對世俗的執戀,欲善用這難遇的人身及修 持之良機,願走上令佛陀生喜的成佛之道的話,你就具備了學習成佛之道的基本 條件了。那麽的話,請你以利於學習吸收的正確態度來聽受成佛之道的開示 吧!'。

  偈中的四句亦可以另一種傳承釋義來解說:首句'于三有樂貪著'是指出離 心;第二句'爲暇滿義而精進'乃指欲求最上佛境之菩提心;'忘依佛陀所喜 道'是指空性正見,因爲空性正見乃諸佛之究竟教義;整個偈是說:'如果你對 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有信心及興趣的話,你就是適合修持成佛之道的人,請你 以利於學習吸收的正確態度來聽取成佛之道的開示吧!'。

  以上已爲序分的三小部份作釋義,跟著下來是正宗分的開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